Faces 100-臉的惡作劇Play Tricks with the Face |
展覽日期:98年4月5日(日)至99年8月23日(日) 參展藝術家:黃文勇、黃瀅權、廖堉安、曾煒傑、吳思蔚、王照明 展覽地點:高雄兒童美術館101展覽室 本展策劃聯絡人:兒童美術館 陳嬋娟(07-5550331分機304) 你知道人和動物的五官有什麼不一樣? 生氣與開心的表情看起來有什麼不同?情緒和表情又有什麼關係? 人為什麼要戴面具?戴上面具有什麼樣的感覺? 藝術家為什麼喜歡畫自己?他們又是如何用臉來創作? 臉是人與人彼此認識時最初的視覺印象,當我們與一個陌生人認識時,第一眼一定會先認得這個人的長相。孩子也是一樣,當他們來到世上,最先認識的第一張臉,可能就是媽媽的臉,接著是家人的臉、熟人與陌生人的臉、同學的臉…還有自己的臉。 本展針對低年級以下孩童為對象,從觀察力出發,以臉做為展覽規劃主軸,要讓孩子經由觀察與互動,體驗臉的多樣性,本展共分為「這是誰的臉」、「臉的喜怒哀樂」、「哇!鼻子吊橋」、「另一張臉」以及「臉的創作」五個展示單元,期望透過觀察,讓孩子對於動物的臉、人物的臉、五官表情與情緒有進一步的了解;同時藉由藝術家的創作,看看藝術家如何描繪自己、探索自己,此外,經由面具的欣賞與裝扮,延伸到戲劇表演,透過不同的媒材、體驗與互動操作,帶領孩子探索臉的豐富樣貌。 此外,展覽中也邀請黃文勇、黃瀅權、廖堉安、曾煒傑、吳思蔚、王照明等多位藝術家作品參與展出,藉由不同媒材、體驗、互動與創作形式,提供孩子更多豐富的視野,看看藝術家如何畫自畫像,藝術家如何以自我人生哲學延伸、變形進行創作,以及當肖像結合電腦影像科技,會發生什麼有趣的火花,如何可以將自己或別人的臉進行誇張或變形,展現互動與趣味性的創作! 本展覽自4月5日開展,展期至99年8月23日止,展覽地點為高雄兒童美術館101展覽室(地點在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30號),兒童館開放時間為週二~週日上午9:00-12:00,下午1:30-4:30。歡迎家長和小朋友一同前往參觀。 |
展覽名稱:「Faces 100-臉的惡作劇」
展覽時間:自即日起至99年8月23日
展覽地點:高雄兒童美術館101展覽室
本案承辦人:推廣組陳嬋娟小姐
聯絡電話:07-5550331轉304
本館新聞聯絡人:教育推廣組張淵舜
聯絡電話:07-5550331轉272
以上資料內容電子檔(含圖檔)可至高美網站下載:高美館→新聞發佈
新聞資料
人和動物的五官有什麼不同?
生氣與開心的表情看起來有什麼不一樣?情緒和表情又有什麼關係?
人為什麼要戴面具?戴上面具有什麼樣的感覺?
藝術家為什麼喜歡畫自己?他們又是如何用臉來創作?
高雄兒童美術館今年推出的新展「Faces 100-臉的惡作劇」,以「臉」為展覽主軸,空間也以一張臉的五官為設計概念,共分為「這是誰的臉」、「臉的喜怒哀樂」、「哇!鼻子吊橋」、「另一張臉」以及「臉的創作」五個展示單元,期望透過觀察,讓孩子對於動物的臉、人物的臉、五官與情緒有進一步的了解,同時經由面具的欣賞與裝扮,延伸到戲劇表演。展場中也邀請了黃文勇、黃瀅權、廖堉安、曾煒傑、吳思蔚、王照明等多位藝術家參與創作,藉由不同媒材、體驗與互動方式,帶領孩子探索臉的豐富樣貌。
展期自即日起至99年8月23日止,展覽地點在高雄兒童美術館101展覽室(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30號),兒童館開放時間為週二~週日上午9:00-12:00,下午1:30-4:30,洽詢電話:07-5550331轉300,歡迎家長和小朋友一同前往參觀。
Faces 100-臉的惡作劇
臉是人與人彼此認識時最初的視覺印象,當我們與一個陌生人認識時,第一眼一定會先認得這個人的長相。孩子也是一樣,當他們來到世上,最先認識的第一張臉,可能就是媽媽的臉,接著是家人的臉、熟人與陌生人的臉、同學的臉…還有自己的臉。本展以臉做為展覽主軸,共分為「這是誰的臉」、「臉的喜怒哀樂」、「哇!鼻子吊橋」、「另一張臉」以及「臉的創作」五個展示單元,期望透過不同的媒材、體驗與互動操作,帶領孩子探索臉的豐富樣貌。
「這是誰的臉」以欣賞與觀察為主,分別藉由動物的臉、奇妙的臉、世界大頭貼,以及誰和誰是一家人等展示內容,呈現臉的對稱性、豐富性、多樣性、類似性與創造性,小朋友可以經由觀察人與動物的五官,看看藝術家李小鏡如何創造出一張新的臉,還有攝影家黃丁盛的鏡頭下,世界各國不同人種的容顏,此外也可以動動手找一找誰和誰才是一家人。
「臉的喜怒哀樂」則是以五官與表情為主軸,從生活中的觀察、想像到創作,分別規劃有生活中的臉、表情大風吹、我是小偵探,以及黃瀅權老師以英文字母A-Z所創作的表情ABC等內容。小朋友可以從對生活中臉的觀察、體驗與想像,感受到表情與情緒的變化與想像,進而透過簡單的媒材進行創作。
「哇!鼻子吊橋」是由藝術家黃瀅權以瓦楞紙為素材所搭建而成的吊橋,當小朋友走過紙筒做成的橋面時,心情的興奮、驚奇與害怕會表現在臉上,整座橋以瓦楞紙製作,是小朋友相當喜愛的一件互動作品。
「另一張臉」以面具舞台與「魯賓之杯」的概念規劃而成,要讓孩子體驗臉的另一種樣貌,娃娃臉劇場以面具結合舞台方式呈現,小朋友可看看布偶戴上面具的樣子,同時也可以將面具戴在自己的臉上,體驗一下換上不同面具的感覺。
「臉的創作」單元以藝術家的自畫像及臉的創作為主,包括邀請黃文勇、廖以及曾煒傑、吳思蔚、王照明的創作;以提供孩子欣賞藝術家如何用自己的臉或別人的來進行創作,呈現出不同的創作風格與形式。
藝術家玩變臉
黃文勇在入口右側走廊上創作的《容顏的閱讀》,是一件大型影像輸出作品,作者以黑白相片呈現人物的各種表情,藝術家刻意將人物從幼兒-孩童-青年-中年-老年的成長安排,也意謂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與歷程。
玩心很重的黃瀅權老師以瓦楞紙為素材,他不但創作了一座可供孩子行走、玩耍、體驗的吊橋,同時,也從英文字母A-Z創作了以26個英文字母為主題的表情圖像,提供孩子體驗與欣賞的感官經驗。
廖堉安早期的作品將自我形象,以簡化細節的方式處理,創作出造形肥胖、可愛且具幽默感的人物;他用色簡潔、鮮明,且線條明確,看似無厘頭的人物似乎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。此次,廖堉安受兒美館的邀請,將自我形象的作品再次做變形、改裝,同時,他讓畫中人物戴上了奇怪的假髮,似乎也在進行自我的另一種偽裝。
《變/相》為一件數位藝術作品,由曾煒傑、吳思蔚、王照明所共同創作,曾於2008年獲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獎互動裝置類入選,作品藉由投影機、監視器及紅外線等設備,可讓觀者藉由觸控的手法,將影像中的人物肖像任意變形、塗鴉、改裝,以改變原有的容貌。
本展覽自98年4月5日預展,展期至99年8月23日止,展覽地點為高雄兒童美術館101展覽室(地點在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30號),兒童館開放時間為週二~週日上午9:00-12:00,下午1:30-4:30,歡迎家長和小朋友一同前往參觀。平常日團體預約專線:07-5550310,洽詢電話:07-5550331轉300,展覽詳細內容請上高美館網站www.kmfa.gov.tw查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