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〈親子36計〉品格教育 父母先學吧




文/呂政達  圖/王孟婷     研究人類道德發展的心理學家勞倫斯‧柯伯說:關於道德品格,孩子自有一套思維,不是大人教他什麼是品格,他才會有想法。 


曉娟的女兒興奮地跟媽媽說:「媽,王力宏可能會來我們學校喔。」媽媽說:「等等,怎麼回事?」女兒說,因為教育部正在推行有品運動,王力宏被選為「有品大使」,將來會巡迴校園宣導。「唉呀,我就可以見到偶像了。」興奮時的女兒,看起來卻一副沒品的樣子。曉娟不想澆女兒冷水,只悄悄插一句:「八字都沒一撇呢,妳不要高興的太早。」


曉娟在女兒的年紀,也迷過自己的偶像,但她從來沒有想過,偶像或知名人物會來學校跟她教品格,曉娟說:「現在時代真的不一樣了,但王力宏如果真的去我女兒的學校,我想女兒只會記得要他的簽名,不會記得他講的品格或品味話題。」


也有些國中生父母有點擔心,教育部砸下這麼一大筆經費推品格教育運動,難保將來推甄上高中時,還規定要看學生的品格、品味和品質的表現。我說,依照教育官員的思維邏輯,這是頗有可能的。


沒有錯,只要父母或教育工作者,對於孩子的品格低落都會感到憂心,也急著要用他們最擅長的教導、宣導、開導、典範學習來提昇孩子的品格,巴不得品格就是帖補品,直接餵進孩子的嘴裡。然而,一輩子都在研究人類道德發展的心理學家勞倫斯‧柯伯就如此給父母潑冷水:關於道德品格,孩子自有一套思維,不是大人教他什麼是品格,他才會有想法。


<專家說法>4階段發展 品格建立好


如果你確實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,請記住柯伯提過的四個道德發展階段。


簡單的說,5歲左右,第一階段是事情只有好壞之分,是「標籤化、懲罰和服從」的階段。7歲左右,「好」跟「壞」是相對的,會遭到處罰的是「壞」,得到獎品的就是「好」,所以作弊只要不被抓會很「快樂」,偷東西只要不被發現,也是可以的。第三階段,「要nice,開始關心別人。」9歲左右進入第四階段,規矩、秩序、守法、父母權威的重要性躍上來,成為塑造品格與道德意識的主要力量。


9歲以後呢?教育官員關心的不就是9歲以後的品格教育嗎?別急,台灣的品格危機其實是出在於,我們從孩子小時就急著教,不留他們自行思考,所以大部分的孩子,包括相當比重的大人的品格發展,一直停留在7歲。


<親子獻計>家長才該被教育


柯柏認為,要讓孩子成為會思考的品格人,父母和教育者自己要先變成「品格哲學人」(moral philosopher),懂得回應孩子拋過來的品格問題。除卻此道,找多少名人進校園、花多少預算都不會有用。


柯伯的兒子9歲時,相當關心人殺動物取肉來吃的議題,柯伯告訴兒子:「動物沒有像人那麼有價值(所以可以殺來吃)啊。」兒子反駁:「那是因為你是人,不是動物,動物自己不會思考它們有沒有價值,你是人,所以才會那樣想,人是自私的。」柯伯說,品格教育就從此刻開始,你要認真的思索這個問題就會知道,兒子才是正確的。


所以,要真的落實品格教育,其實錢要花在父母和老師的思考訓練上,品格該教育的是父母。


 




〈親子36計〉讚美孩子 你懂得嗎 ?/呂政達





兩名男孩在才藝教室遊戲間玩積木,其中較大的男孩先堆好,望向大人得意地笑,等待得到一聲「做得好!」的讚美。


另一個孩子始終堆不成樣子,乾脆推倒積木,不玩了,也沒有得到讚美。


我在一旁觀看,對堆不起積木的男孩投注頗多認同,成長歲月中,我們多半屬於這個男孩的投影,總會有事情做不好的時候,總會害怕被大人和同伴看出我們其實「不聰明、不靈光」,沒有得到讚美。我們習慣的文化,總是讚美把事情做得好的那個人。


然而,只重視行為結果的讚美「做得好!」其實是最偷懶、最沒有價值的一種讚美,會讓得到讚美的孩子只重視結果而不是過程。從1969年出了那本《自尊的心理學》,興起「自尊運動」(self-esteem movement),讓天底下的父母誤以為只要讚美對孩子就是好的,卻讓孩子變得只重視事情的成與敗,只會做可以得到讚美或獎賞的事。


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慕樂和黛科(Claudia Mueller and Carol Dweck)的研究卻說,只因為聰明,而非靠努力而得到讚美的孩子,到頭來會只重視結果,極功利導向,對失敗和挫折失去抗壓性,無法享受做事情的過程,事情失敗時,會歸因到是自己缺乏能力。


遲早,孩子總要離開積木堆,面對更多艱難挑戰,但小時候在積木旁得到讚美的經驗,卻讓他們畏懼困難的功課、任務,因為困難就意謂會有失敗與挫折,「失敗的人得不到讚美!」他們心中早已如此認定。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逃避困難、害怕失敗,會不會反而是不懂得讚美的父母種下的因?


借用心理學家吉姆.泰勒的一席話:「孩子藉由自身追尋行動的結果,而不是從被告知他們行動結果如何如何,來發展出能力感。」當自己嘗試做什麼而失敗時,我會用這句話安慰自己心內的「小男孩」。那天,很想找到那名沒有堆成積木的小男生,讚美他一聲:「做,很好!我看見你的努力了。」



《獻計》


你懂得如何讚美孩子嗎?請記得避免讚美他們其實無法控制的事物,如聰明、外表魅力、藝術或運動天分等。


請把讚美聚焦在他們能控制的,如努力程度、態度、責任、承諾、規矩、專注力、決定、熱情、慷慨、尊敬和愛心。


對還很小的孩子,點出他們正在做的事,也就是一種讚美了。也可問問題,如「你現在最高興的是什麼?」讓他自己來獎勵自己。


 


〈親子36計〉基因優生 天才滿天下 /呂政達


聽說超級籃球明星姚明是刻意「製造」出來的,他的爸媽都是中國頂級的運動員,經過國家安排結婚,才生出人高馬大,運動神經發達的姚明。這項傳聞已久,姚明本人還曾跳出來駁斥。


姚明的籃球技術,或許來自後天,然而,他的身高絕對得自基因遺傳。因此還是有許多父母相信,要讓孩子將來成為運動明星,應該從孩子尚未「製造」前的基因就開始努力。


萬一孩子出生,基因已經確定,還來得及嗎?望著姚明的高大身影,許多中國父母熱切想讓孩子加入「姚明們俱樂部」。日前,「重慶兒童宮」展開一項新計畫,父母可將孩子送去參加為期5天的營隊,專門檢驗他們的DNA具有什麼特殊運動才能。


別一味認為共產國家才會幹這檔子事,在資本主義社會,父母一樣心急,一樣在打基因工程的如意算盤。基因科學愈發達,檢驗的項目會愈精細,最近就有心理學家擔心,說不定以後孩子一出世,就要接受各項基因檢測,然後就此決定他們的發展方向和才能。美國科羅拉多州就有人創辦了「Atlas Sports Genetics」公司,父母只要花費149美元,該公司宣稱即可預知幼兒將來會擅長哪種運動。


有名兒子才兩歲半的爸爸跟《紐約時報》的記者說:「有些父母會批評,這類檢測結果將會限縮孩子的運動和活動經驗,但我仍認為,給孩子配對到正確的活動是好的,也可降低以後父母的挫折感。」


「Atlas」這個英文是「地圖」的意思,而基因檢測其實就是心急的父母要送給孩子的人生地圖吧,他們似乎愈來愈覺得,孩子小時候的摸索、探索和嘗試,從中產生的樂趣和挫折都是無關宏旨的,趁早得知孩子的才能,可省掉走冤枉路。然而,希臘神話裡,Atlas也是那個受眾神懲罰,雙肩掮起天的神,這有意思了。



《獻計》


如果基因預知孩子的發展和才能百分百可行,這世界有80﹪的人根本不會生下來,或根本過不了優生學那一關。那時候的世界,每個人都是姚明或愛因斯坦,其實才真古怪。


然而,父母要有點心理準備,依據基因科學的發展進度,宣稱可預知孩子情緒、智力和各種傾向的基因檢測已指日可待,甚至從懷孕前改造孩子基因的技術也有可能成真。那時,生命所能帶來的驚奇,可能也悄悄的流失了。


 


 


〈親子36計〉孩子肥胖 小心沒自信 /呂政達


最近英國報紙刊登研究報導說,自信心低落,生活控制力較差,較有憂鬱傾向的兒童,成年後會有機會比較肥胖。




從「自信心低落」到「生活控制力較差」,再發展成「憂慮傾向」,其實是發胖的三部曲。我們發現許多有憂慮傾向的人,從青少年期自信心分數都不高,但他們在青少年時期為什麼自信不足,卻有著各自表述的故事。其中,家人過度重視外表、體重,曾遭到嘲笑可能扮演關鍵因素。


「自信不足」更容易聯想起的兩個字是「自卑」,許多人在童年和青少年階段其實都難逃自卑感侵襲。我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得出結論:請不要在自卑感的影響下吃東西,一旦建立起飲食習慣,體形發福後,「自卑」和「尋求飲食慰藉」會形成循環關係。也不要一直斥喝孩子的暴飲暴食,請先了解、安撫他們有沒有因自卑感而吃下過多食物的傾向。


最關鍵的原則是,如果形成了導向肥胖的飲食習慣,就會出現滾雪球現象。1975年心理學家赫曼(C.P.Herman)和麥克做過這樣的實驗。他們給每位受試者一份到三份奶昔,接著再給兩杯冰淇淋,請受試者嘗出冰淇淋的口味。受試者以為實驗目的是要說出對冰淇淋口味的意見。其實是想看他們先吃了奶昔後,還能吃多少冰淇淋。


結果,剛剛已吃下三杯奶昔的人,反而比只吃一份奶昔的,吃下更多冰淇淋。


原來我們以為,已經吃過三份奶昔,應該比較沒有胃口吃冰淇淋,結果卻剛好相反。許多力行節食計畫的人會失敗,其實在實驗中看得一清二楚,當你動念想:「我只吃一個就好,不會怎樣。」就是「自信不足」的失敗濫觴了。心理學家說:「心理上的無力感,會使你一旦開始吃點心,就會吃個不停。」


這個實驗也讓我們更加了解,為什麼自信心低落的兒童,日後會變得肥胖?然而,你也想好應該怎樣幫助孩子了嗎?



【獻計】


父母知道怎樣教孩子寫功課,卻常不知道自信心怎樣教。放到「飲食習慣」和「體重管理」上來,建議用「轉移目標」的策略,不讓孩子養成「情緒低落就暴飲暴食」的習慣。


不要用斥喝、責罵、禁止孩子的「自卑」或「自信不足」,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,反而是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和社交技巧。自卑、自信不足的孩子會更常有躲開眾人的傾向,他吃東西時也許你不會在場,因此,生活環境裡,請不要出現你不想讓孩子吃進肚子的食物。


〈親子36計〉電視神童? 純屬剪接

文/呂政達


看電視是現代孩童除了睡覺外,最常做的事。關於電視對兒童的身心效應,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和研究,我們也想知道,看電視,對孩童的創造力有幫助嗎?


美國有項針對2到12、13歲形塑階段孩童所做的研究,發現美國孩童每周平均看30個小時的電視。擁護電視的人說,「不看電視的小孩,創意和常識都會落伍。」電視確實能提供真實成人做不來的娛樂效果,卻也會讓孩子遠離其他有益發展的活動,這就是「電視替代理論」。


忙碌的爸媽還想知道,有辦法靠讓孩子收看電視,而提升創造力嗎?答案顯然是會讓他們失望的。心理學家Mark Runco就說:「所有的電視節目都將思想和自我的表達降縮到最低程度。電視的確只允許被動順服的行為,但是創造力需要互動、反應、評價和自我表達。」


有一年,我擔任電視金鐘獎兒童節目評審。評審最後分成兩派,有一派主張電視節目只要像唱遊,呈現兒童快樂活潑的特質即可,卻有位心理學教授主張,那種節目裡,孩子只是在順從大人指揮,一點也無助於創造力的發展。後來,那年的決審會連開3小時,選出一個在唱遊和創意思考比較中間點的節目。


後來,我和一位電視兒童節目的製作人聊起來,問他電視兒童節目為什麼看不到兒童的創造力和探索過程?他無奈說,創造力和探索需要時間,但節目才30分鐘,扣掉廣告,常常上電視的兒童不照腳本就要喊卡吃螺絲,哪有時間做探索。我恍然大悟:「強調創造力的節目,卻不能讓孩子太有創造力。」製作人說:「應該是說,經過剪接,電視上的兒童看來都像神童,其實那是電視『創造』出來的效果。」


這類電視節目看久了,我們也總以為,有創造力的孩子一定得比照神童標準。收看這類兒童節目時,爸媽最好提醒自己和電視機前的孩子:沒有啦,他們才沒有那麼厲害,那只是剪接的效果。




 


 


〈親子36計〉毒舌過招 親子都很傷




文/呂政達    媽媽叫7歲兒子吃飯,或許是為了抗議媽媽沒有買玩具或什麼原因,孩子癱在椅上堅定不吃飯的意志。爸爸隨即加入僵局,說:「不吃拉倒,飯菜統統收起來。」一聽,孩子的腳像裝了彈簧跳起來,聲色俱厲:「我恨你。」爸爸也不客氣:「最好,我也恨你。」


幾日前,幾個爸爸在一起聊天,我問,小時候父母講過的話,哪些最讓他們洩氣、受打擊?我發現最被記得,且最能引起情緒反應,就是小時候爸媽對他們說過的「我恨你」、「我討厭你」。第二名是「隔壁的小強考90分,為什麼你才考85分?」第三名:「沒出息,難道要我養你一輩子?」


為免親子戲碼「冤冤相報」,即使孩子氣憤的脫口而出:「我恨你。」到此為止,爸媽不要用同樣情緒強度的話反擊。用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的理論來解釋,孩子總把爸媽的照顧、善意當作天經地義,如果爸媽跟孩子說:「我恨你。」他往往會分不清孰真孰假,以為因為他的壞態度觸怒爸媽,爸媽不再愛他,要離開他了。雖然後來他發現爸媽仍在身邊,那種恐懼的幻覺會留在心底形成烙印,所以,無數孩子長大,自己當上父母親,還是會記得爸媽當年罵過他們的話


心理學家大魏斯也提到過,許多父母對孩子講的「反話」,會成為阻礙孩子心智成長的「創意殺手」(squelchers),下面這些父母常用的字眼,全可歸入洩氣一族:「實際一點吧!」、「這根本是浪費時間。」、「你全做錯了,來,我做給你看!」「為什麼不用功?」、「再說,我把你趕出去!」「你要不是我生的,我才懶得理你!」


最親密的人,會造成最深的傷害,一點也沒錯。孩子講「我恨你」,最好的回應是「你知道什麼是恨嗎?」第二名,推薦:「小孩子不要恨爸爸媽媽喔。」第三名推薦:「你不恨爸爸,只是不想吃飯,對不對?」奇怪的是,同樣一句「我恨你」,父母的情緒可能很快就過去,卻已經永遠傷了孩子的心。




 


如果不放心 就慢慢放開


文/呂政達



祖母和媽媽為了孫女/女兒發生爭執,祖母要每天在校門口等孫女放學,媽媽卻說,安親班就在學校對面,要女兒自己走過去。


我介入調停,採住民自決,聽聽小女孩自己的意見吧,「校門口有那麼多同學,看到阿嬤來接我,會笑我。」意志清楚,看來不用經過公投了。


祖母首先破壞停火協定:「校門口有那麼多壞人,誰知道誰是誰,我不放心。」堅持看管政策。看起來,這將是場親情與權力間的無限期延長的戰線。


採訪兒童精神醫學權威宋維村時,他提過一個「如有雷同,果然巧合」的真實案例。當年,宋維村還在加拿大,有個媽媽帶輕度智障的兒子來看診。問題說大不大,每天上學,媽媽都要伴兒子去搭校車,但同學會笑兒子,兒子不肯搭公車。


聽完敘說,宋維村原本站在媽媽這一邊,認為媽媽要盡力保護兒子並沒有錯。他的指導教授卻持不同看法,給宋維村一本談論人生風險的書。指導教授說,兒子還是會遭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,這個媽媽不可能永遠保護到他。後來,書和教授的話,改變了宋維村的想法。


宋維村向媽媽建議,如果不放心,慢慢放開吧。兒子出門後,媽媽可以跟在50公尺後,看兒子能不能夠自己走這段路,就算出事,媽媽也可及時伸出援手。


宋維村說,這位媽媽試過幾次,明顯降低她原先的焦慮,她開始讓兒子自己出門搭校車,親子關係也得到改善緩解。


一個焦慮的祖母或父母,或許都可試著拉長距離。從站在校門口外10公尺,拉遠到20公尺,躲起來,默默觀察孫女兒完成放學後從學校走進安親班的任務。縱使再怎麼的不放心,在可保護得到的範圍內,讓孩子嘗試衝撞一點風險,對於親權的雙方,應該都是好事。


我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要祖母不要再去校門口了,因為,那是屬於她做為祖母的位置。所幸市政府的綠化工程做得還不錯,讓祖母躲在一棵枝葉茂密的菩提樹後,剛好夠全程觀看孫女的放學。


 


恐菌家庭 潔癖過了頭




文/呂政達


傳出毒奶粉事件那天,一個媽媽跟念小學的兒子站在超商的冰櫃前,媽媽顯露天人交戰:「我們今天不喝牛奶,改喝紅茶。」兒子問:「為什麼?妳不是說要喝牛奶才會長得高嗎?」媽媽猶豫著說:「可是,現在的牛奶有毒耶。」


有名國中生,從SARS和腸病毒流行期間,被媽媽帶著養成洗手習慣。那時候,媽媽的口頭禪從「功課有沒有寫完」改成「有沒有洗手」,不論出門、進門、飯前或飯後,全都要用洗潔液洗一遍手。


事實上,如果害怕細菌、灰塵、不潔物到了神經兮兮的地步,臨床上確實有一種「恐菌症」,此種行為,經常會從恐菌的父母遺傳給子女。有位范媽媽平日很怕細菌,洗完澡,一定刷浴缸,行有餘力,她叫三歲的兒子小華洗完澡後也要刷浴缸,一個小時候到浴室一看,小華整個人趴在浴缸裡玩,要有細菌,早就全身都沾遍了。


范媽媽的故事,讓我想起美國電視「泰拉班克秀」(Tyra Banks Show)有一集,有個媽媽上節目說,她擔心家裡不夠衛生會傷到小孩,於是,泰拉班克找了個微生物學家到她公寓檢測細菌,果然,到處都是細菌,其中就以浴缸最髒,簡直就是細菌的溫床。班克問:「妳有在洗浴缸嗎?」那個媽媽聲音顫抖,讓觀眾印象深刻,「我有個兩歲的兒子,不會那麼有時間。」其實,模特兒出身的泰拉班克應該知道,再怎麼清潔,也不可能阻擋所有細菌。


真希望毒奶、腸病毒這類事件早早落幕,否則每次經過媒體報導,又會多出許多恐菌家庭。


【獻計】


過於潔癖的人,會影響到與人的互動,畢竟,在恐菌者眼裡,每個外人都是種龐大的細菌源。遇到毒奶、腸病毒,當然算是特例啦,平常時刻,我不建議父母用「恐菌」、「防塵」的方式教養,過度保護小孩,試圖要小孩避開「細菌源」。


紐約臨床心理學家艾倫‧麥葛拉的獻計,一般不知道自己有多潔癖的人也可照做:一、誠實列出一張潔癖所造成的損益表;二、請家人、室友等也幫你列一張;三、如果過度潔癖的習慣使你與他人疏遠,試著在一個月內,每個禮拜改掉一項行為。



〈親子36計〉公主教養法 孩子太自戀



報紙上報導,隨著不景氣的腳步,父母已經習以為常的公主教養風開始降溫。



會提到公主教養風,不僅和經濟景氣有關係。緣起應是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珍‧特吉的新書《自戀流行病》,引用了統計數字顯示大學女生的自戀傾向大幅趕上男生,以前,那可是男生的專利。特吉還說,把孩子放在自我中心的顯著地位,只有鼓勵卻絕少批判,這就可稱為「公主教養」。


回想起來,有能力的家庭裡,女兒從小穿的服裝、玩具、文具、飾物,哪個不是粉紅色系列呢?哪個女生沒有蕾絲邊衣服或是三重公主冠呢?每個女孩都是爸媽心目中的公主,我們是把女兒當成公主般教養,卻不曾期待,他們真的成為公主。有位媽媽這樣表示:「公主教養其實表達出父母的補償心態,因為他們小時候或許沒有被當成王子或公主,現在有了經濟能力,希望能拾回皇家夢。」


但是,「公主教養」會不會真的害了小女兒們呢?「自戀」如果過了頭,會不會妨害到女孩的人際交往?


特吉在書裡提到,從大學女生的自戀是男生的4倍,到美國竟有女性花錢僱假狗仔隊來幫她拍照,享受一下媒體人物的感覺,「自戀」已變為一種流行。如今You Tube影像部落格大行其道,其中不乏公主裝的打扮;和10年前相較,做過整型美容的女性多了5倍。


也不要以為男生就比較不會自戀。有位媽媽說,爸爸常常動用電腦合成技術,讓兒子成為廣告、海報明星。「上個禮拜,兒子他爸把『運動畫刊』套在兒子的照片上,兒子足足過了一天『本月最佳球員』的癮。」如果你也是個常玩這種遊戲的爸爸,心理學家說,你可能會給孩子自戀的假象。


【獻計】


孩子生得少,受到較多矚目原本就是正常的事。然而,自戀到何種程度,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呢?


如果妳受到這類訊息的影響,妳會把女兒生命中所有「粉紅」、「公主」的意涵都移走嗎?比較傷腦筋的恐怕是,移走以後,妳要把女兒打扮成什麼模樣?


想想這個問題,其實有助提升教養的質。畢竟,並不是每個女孩都想當公主的,容許親子教養間,多元角色的遊戲和裝扮吧。


文/呂政達


 


〈親子36計〉沒有偏差孩子 只有偏差對待 /呂政達


5歲的黛瑩時常從噩夢醒來,說她夢見一隻大獅子,每次,爸媽都會跑過來安慰她。白天時,黛瑩會跟任何願意聽她講話的人談起大獅子,媽媽也鼓勵她去跟別人說,認為把恐懼公開說出來有助黛瑩克服。




事實上,情況卻不見好轉,黛瑩的恐懼情緒愈來愈高,她內心深處編織的其實是:「如果我談到大獅子時,爸媽都這麼感興趣,這隻大獅子一定真的存在。」


許多教養書籍和專家意見都告訴父母要試著安撫、留意、溫婉詢問、了解孩子的咬人、打架、攻擊、喊叫、打摔東西、不服從父母指令的種種行為;結果,愈是注意,孩子的行為愈顯得「偏差」。


我不想直接用「偏差」形容孩子的言行,這是透過成人的主觀所觀察到的,但「偏差」背後可能都有父母長期來的「偏差」對待。也有可能,先有「偏差」的父母,才會出現「偏差」的孩子。


其實,遇到這樣的孩子,法則永遠只有一條:父母應該把對幼稚行為的注意力,轉移到成熟的行為。如果孩子常常說謊,你要用自己的對待方式讓他悟出:只有當他做出誠實言行時,才會得到父母的注意。如果你想要讓黛瑩克服恐懼,當她再次談到大獅子時,不用阻止她(阻止也是一種注意),也不要刻意忽視(這也是一種注意,五歲大的孩子已有辦法分別),但請將較多的注意力轉到她的「成熟行為」,像吃飯時幫忙擺餐桌,「噢,黛瑩,今天幫媽咪放餐具啊,真漂亮。」「黛瑩,謝謝妳記下王阿姨的來電,妳長大懂事了。」


如果黛瑩潛意識裡想藉夜裡做噩夢驚呼和談論大獅子,來得到父母和成人對她的注意,現在,爸媽為她提供了更成熟的表現選擇。


【獻計】


對多數父母來說,不去「注意」孩子的說謊,實在是比「不要孩子說謊」還更艱難的挑戰。所以,建議你們先做點功課。


先蒐集了解孩子最常說謊的模式,如1.對功課表現說謊;2.會偷零錢;3.做了父母禁止的事卻不願承認。


針對這些模式,試著用剛好相對的模式來攻破。請鼓勵、注意孩子的相對行為,如1.坦承他昨天數學考不好,「沒關係,你老實說很棒,下次繼續努力。」2.幫媽媽去超商買東西找回正確的零錢;3.聽爸爸的話,不去欺負路旁小狗。


 


 





親子36計的作者是呂政達


還有其他很棒的文章


請參考以下連結


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jeremylu/category/4703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陽光志工團 的頭像
    陽光志工團

    陽光志工團

    陽光志工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